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启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工作,努力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坚持能力为重。全面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探索课程安排公示等制度,及时纠正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加强实践育人,建设国家级中小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三是坚持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和高校新生体质测试公告制度★★★◆◆。深入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专项督导。
加强系统设计,推进综合改革。20个少数重大、关键的改革事项由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实施,425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由各省(区★◆★★、市)和各部门开展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大胆试验。两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建近600个职教集团,覆盖50%的中职学校和90%的高职院校。高等教育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遴选17所高校启动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各省(区、市)原则上今年内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具体方案◆■★◆★★。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颁布实施《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研究制定《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首次开展了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2所高校校长、东南大学等6所高校总会计师公开选拔★■◆◆◆■。四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教育部专门成立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实施意见。2011年首次批准5所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五是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由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承担高职与高专教育、远程与继续教育的管理职能。成立综合改革司,统筹协育改革事项。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六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英国建立了国家层面的人文交流机制。截至2011年底◆★★◆★◆,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孔子课堂。批准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成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合作成立温州肯恩大学。当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经达到近1500个。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两年来■■◆■★,各地各校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效开始显现。
两年来■■■◆,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全国上下形成了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合力。一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合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国务院成立了由党政群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教育规划纲要》分解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纷纷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教育发展指标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全国上下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机制。二是切实落实“三个优先■◆★”。各地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注重教育对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从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经费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预计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达到4%以上。坚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三是社会各界合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立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首批64位委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估。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建设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探索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教育改革发展■◆◆■◆◆。
两年来★◆◆★◆,加大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力度,努力缩小教育差距。一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2年启动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每年安排本科一批招生计划1万名左右,贫困地区一本高校录取人数预计增加约10%。研究制定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现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高校的全覆盖,举办西藏、新疆内地中职班,形成了内地为民族地区培养从初中★■◆、中职★■◆◆★◆、高中到本专科■◆★、研究生等各级各类人才的体系。二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2010、2011年,中央分别投入50亿元和168亿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第二期“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共招聘特岗教师110768人,覆盖中西部21个省份的2万多所农村学校。2010年以来,中央共安排资金56亿元,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累计新建■◆■、改扩建周转宿舍10.5万套★★★★◆。三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国务院出台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文件◆◆★。教育部分别与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四是加大提高学生资助水平。两年来,相继出台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退役士兵接受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等,目前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10-2011年两年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6亿人次◆■★■,资助金额1836.76亿元,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连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4%■◆★。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构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多维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网络★★◆■。
两年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一是确立政策导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18个配套文件★★◆■。启动实施以推进协同创新为主题的“2011计划”★■。全面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新一轮“繁荣计划”。二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启动基础教育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探索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成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建立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012年8月国务院通过了《教育督导条例》,成立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近两年来陆续印发了有关学前教育、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等督导评估办法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督导评估制度体系。强化公众对督导评估的参与度★◆■★,将公众满意度作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强化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2011年,39所◆■◆◆★“985工程■■■◆◆”高校向社会公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2年将扩展到所有◆■■■“211工程”高校◆◆。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2012年8月颁布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等6个方面的专项文件◆◆★■◆。近期,国务院将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两年来,推动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高校、中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实施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实施“千人计划”★◆■◆■■,高校引进“千人计划★★◆◆■◆”专家总数占全国64■◆★★.4%;“青年千人计划■◆★■★★”总数占全国78■★★.7%。加强教师培训教育,2009年以来■◆★,★★“国培计划”已培训350万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占培训总人数的95%。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着力引导免费师范生到基层、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